跟對師父學本領,成功提早來報到
求學,要靠良師提攜;在職場,更需要有良師。其實不必花錢去聽課,你身邊的主管、同事、客戶、甚至競爭敵手,就是現成的良師。
良師俱樂部1:以主管為師
找職場導師,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當然要找比你成功、有能力,而且視野更寬闊的人。主管,當然就是最現成的人選。
中星資本董事總經理兼合夥人丁學文初入社會,在一家美商管理公司任職,當時的總經理非常兇,罵起人來不留情面,但是非常專業。當其他的同事都避之唯恐不及,丁學文卻自願跑去擔任他的特助。
別以為當了總經理的徒弟,就有「好康」可圖。丁學文薪水沒增加,工作量反而變多了,但是他因此可以跟著師父到第一線,學習面對大客戶的方法,讓他視野為之大開。
以主管為導師,最重要的是,勇敢去敲主管的門,你可以開口請教,或是從觀察中學習。像MAZDA行銷及公共事務經理王文錕曾經向現任總經理李昌益請教和媒體互動的技巧,而全球人壽發言人暨副總經理劉靖姍在跟主管出席會議時,她會先設想自己如果在相同的職位上,會說什麼話,再對照主管實際的表現,檢視自己是否值得改進。
值得一提的是,要以主管為導師,你也必須要展現讓對方欣賞、喜愛的特質,主管才會傾囊相授。
像美商超微(AMD)台灣區行銷總監王伯寧,一向能和主管們保持亦師亦友的關係,他的前任主管就認為,王伯寧有正面思考的特質,而且聰明、負責,所以特別有「長輩緣」,被主管視為愛將,而對他多加提攜。
良師俱樂部2:以同事為師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即使是同儕,可能也是臥虎藏龍,只要認為對方身上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也可以列為良師的對象。
像美商亞開資訊台灣區總經理莊于慶,就對創業團隊中擔任執行長的李明勳所展現的工作能量,印象深刻。莊于慶說,李明勳精力無限,每天至少要回500封的電子郵件,卻不嫌累,正因為他這種「停不下來」的鬥志,扮演了精神領袖的角色,也讓整個創業團隊在困境中,找到繼續前行的方向。
除了可以師法同事的工作態度,上班族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找在不同領域有專精的同事,組成「智囊團」,精進自己的見識。
比方說,全球人壽的劉靖姍想要提升英文能力,就會找英文好的同事當「小老師」,如果收到寫得不錯的英文電子信,她也會多加研究琢磨寫作的技巧。
良師俱樂部3:以客戶為師
中租迪和的專案經理陳瑞興表示,優秀的金融業務人員,除了要懂得財務分析,具備業務開發能力,產業知識也不可少,而客戶常常就成了他要增進產業知識的重要來源。比方說,從事鋼鐵業的客戶,對於鋼鐵業的發展趨勢就瞭若指掌,讓他受益良多。
另外,就像台灣的高科技業從為國際大廠代工中,逐漸累積競爭實力,上班族也可以從客戶對品質的高標準要求中,提升自己的品管水平,而愈是「龜毛」的挑剔客戶,愈能讓自己迅速升級。
良師俱樂部4:以敵人為師
就像那則廣為流傳的「螃蟹生存學」,要誘發動物生存意志,就是讓牠與天敵為伍,如果你要激起自己的潛能,方法之一,就是找一個敵人。
運動場上,常見「遇強則強」的情況。像網壇名將山普拉斯提及對手阿格西,便是一派「英雄惜英雄」:「阿格西是位可敬的對手,他激發我全部的潛力。」
職場上,有個對手做為超越的目標,也是一種自我提升的方式,像知名企業甲骨文CEO賴瑞埃里森習慣先設定一個目標,然後再設法消滅對手,勝過這個對手後,他會選定另一個新的對手,繼續挑戰。
知名的小說家歌德說過:「有些人想的是他們朋友的缺點,這是不會有所得的,我經常注意的是敵人的優點,並且發現這樣做大有好處。」情緒常會使人蒙蔽眼睛,看不到敵人的優點,事實上,既是對手,必有可敬之處,對方的優點,可能正是你最值得補強的地方。
另外,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有名言:「注意你的敵人,因為他們最先發現你的過失。」夥伴可能因為感情因素,不會直陳你的過失,敵人的不留情面,反而提供你改進自我的最好幫助。
- Feb 12 Sun 2006 00:55
你的職場良師俱樂部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