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想到要至少五百萬元才夠過一個基本富足退休生活,不少上班族抽了一口氣,以月薪四萬餘計算,即使不吃不喝,也要存個十二、三年,問題是「鮮吃都不夠,要如何曬乾?」

 但是投資專家建議,只要擬定好退休的大計,並開始確實執行投資理財行動,有效率透過定期定額投資與進行適當資產配置,將可輕易累積退休後所需的財富。

 舉例來說,今年三十歲的高先生,距退休年限仍長,以每月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共同基金,每月提撥六千元,年報酬率保守估計為六%,三十年後約可累積六百萬元。

 如果時間拉長到四十年,收益將更可觀,若再加計政府退休金及勞保老年給付,則將有一千萬元以上的財富,遠超過退休所需。

 寶來投信總經理左麗玲說,一般而言,越早規劃退休大計,時間壓力越小,且越能享受複利好處,而定期定額不須考慮進場時機,只要看好市場未來走向,透過每月定期小額扣款購買ETF或ETF組合基金,退休時就能坐擁一筆為數可觀退休金。

 很多人因擔心投資標的波動性,保守以定存為投資工具,左麗玲說,並非每種投資工具都適合用來籌措退休金。

 定存雖然可以保本,但收益率太低,若考量通貨膨脹率因素,錢越存購買力愈低,因定存年利率一旦低於物價成長率,就成了負利率,投資人其實是蒙受虧損的。

 而股票雖報酬高,風險相對較高,左麗玲說,若非股市高手有可能血本無歸。因此,平均收益水準高於銀行存款與通貨膨脹率的ETF商品,收益穩健,加上操作簡單,是最適合規劃退休生涯的理財工具。

 不過,左麗玲也提醒頭人,定期定額要發揮時間複利、平均成本魔力,一定要長期投資,如投資人在買進基金後,無法忍受市場短暫起伏或其他因素而殺出,或者是買賣進出頻繁,都無法享受到定期定額用長期平均成本來「錢滾錢」優點。

 再者,因為退休族沒有每月薪資來源,遇上疾病或意外等都需要緊急用錢,因此理財工具流動性也是退休族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必須考量重點。

 ETF或ETF組合基金不像房地產有變現問題,也不像定存提前解約會產生利息損失,ETF如同股票一樣,可在證交所直接交易,ETF組合基金則如一般共同基金,流通性及變現性都相當高,符合退休族需求。

 左麗玲強調,攢存退休金是一場長期競賽,投入時間永遠不嫌早,越早投入則所需花費時間「錢」力越少,利用時間複利力量累積資產的魔力才會越大,方可提早享受沒有後顧之憂的優質退休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比 的頭像
    小比

    小比生活記事本

    小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