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財富管理一石二鳥

 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紛紛祭出不同幣別的優惠存款,以高利率吸引客戶搭配理財投資,另一方面也賺到穩定的手續費收入。

 目前台灣一年定存利率只有二%,已不敵物價膨脹率,根據銀行業者統計,過去二十二個月中有二十個月呈現負利率,平均實質利率為負○.九三%,因此,如何讓存款加值、孳息,讓許多手中抱著現金存款的人傷透腦筋。

 如何選對投資工具,在負利率時代更顯得重要。近來財富管理成為銀行強推的業務,各財富管理銀行紛紛推出各種幣別的優惠存款,希望透過高利率吸引客戶,搶攻財富管理業務,以收取穩定的手續費收入,可謂「一石二鳥」。

 銀行業者表示,根據主計處統計,隨著國內受雇員工平均退休年齡持續下降,跌破五十五歲,為五四.九歲,創下歷史新低紀錄,以往上班族有四十年的時間去儲蓄退休後十年的生活費用;現在上班族只剩下三十年的時間,卻得準備退休後二十年的生活費用。如何創造時間複利,成當前重要課題。

 另一方面,雖然目前市場上普遍對今年的投資環境感到樂觀,但油價持續大幅上漲、全球恐怖攻擊尚未停歇、台海兩岸政策不穩定等因素,仍使得投資者在資金的運用上趨向保守。

 有鑑於此,各銀行財富管理從對未來各國利率走勢分析,及為了吸引客戶將資金轉入財富管理,都祭出的各種幣別的優惠存款,而優惠金額從五十萬元、一百萬元到大戶級的一千萬元都有,以滿足各階層財富管理客戶的需求。

 根據統計,北商銀、中信銀、荷蘭銀行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優惠定存,優惠幣別包含新台幣、美元、歐元、澳幣、紐幣等,澳幣、紐幣等利率更高達七%、八%的水準。

 在銀行積極推銷優惠定存利率後,據指出,各銀行在外幣存款餘額的確都有明顯攀升,包括中信銀及建華銀等銀行都表示,今年以來美元存款持續上揚,其中,中信銀今年第一季與去年底比較成長率,與去年全年成長率一樣,該行並表示,優惠利率措施確實達到不錯的效果。

 而也有不少銀行推出的是新台幣優惠定存,包括台北富邦銀、復華銀、中華銀、花旗銀、匯豐銀等,有些二個月或三個月定存利率可達到五%以上,的確甚具吸引力。

 銀行業者表示,優惠利率除打敗物價膨脹率外,更進一步滿足客戶各類貨幣資產配置需求,並可分散風險。

 北商銀認為,投資理財應為持續之習慣,而且越早開始越好,因此面對國內低迷不振之利率,投資人更應及早規劃手中的資產,適度地運用槓桿,賺進比國內定存更好的利息與投資報酬率。

 手續費 銀行龐大商機

 目前國內資金浮濫,為何各銀行會推出優惠利率存款,吸收大量存款,在看了琳瑯滿目的優惠方案後,頗令人不解?但仔細了解後,可以發現,原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各銀行為了搶攻財富管理業務,藉由高利率吸收存款,同時也吸收了財富管理的業績,並可賺取穩定的手續費收入,銀行真正看的是背後所帶來的龐大商機。

 雙卡(信用卡、雙卡)在國內幾乎已快玩死了,財富管理業務成為各銀行今年佈署重兵,近來各銀行搶食財富管理業務如火如荼展開,並紛紛推出財富管理各種幣別優惠定存,不過,消費者要注意,享受優惠前要先成為銀行財富管理客戶,且須先拿出一定資金讓銀行投資管理,才能可享受這些超優惠。

 過去財富管理被外界視為是有錢的權利,但近期各銀行紛紛調降財富管理門檻,不少銀行將門檻降到一百萬元,甚至有些銀行也有意再往下調,可以預想得到,未來財富管理成為殺戮戰場。

 為了開拓財富管理業務,各銀行近期動腦筋,以祭出優惠定存來吸引存款,讓消費者在高利率的吸引下,將資金轉入這些所謂的優惠存款,據各銀行表示,此一策略確實達到功效,成功吸引客戶前往。

 然對銀行來說,賠本生意絕對不會做,在吸收存款的同時,所帶來的財富管理業務才是背後龐大的商機,因為財富管理所收取的手續費收入,對銀行獲利才是最實在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比 的頭像
    小比

    小比生活記事本

    小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